反映全年后收入预算调整情况以及年初预算数与调整预算数之间的预算变动情况。
⑨后调整的支出预算情况表,
反映全年后支出预算调整情况以及年初预算与调整预算数之间预算变动情况,
包括下年结转、专项安排、上年预算追加支出、调入资金以及科目调剂等情况。
⑩支出预算结余转下年使用情况表,反映专项支出结转和事业行政单位包干结余结转计算情况。
(11)年终资金活动情况表,
反映预算内外资金业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等科目的年末分布状况,是从旧账过入新账的凭证。
(12)本级财政决算往来款项明细表,反映本级财政机关年终暂收、暂付款项清理情况。
(13)城乡维护建设资金收支决算表,全面反映城乡维护和建设方面的预算内外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
(14)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使用情况表,
反映和地方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安排的财政专项支援资金及其效果。
决算采用层层汇编的办法先由执行预算的基层单位决算编起,由各级财政部门汇编成本级决算。
(1)单位决算的编制。
单位决算表分资金活动表、支出明细表和基本数字表。数字主要有:
①预算数字,用于考核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事业执行情况。
②会计数字,反映单位预算执行结果的决算数。
③基本数字,反映事业行政单位的机构数、人员数以及事业规模数。
基层单位决算草案编成后,按规定程序报上级单位。
上级单位对其审核后,汇入本单位决算报上级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对其审核后,连同本身的决算汇编成本部门决算草案,并附有详细说明,定期限报同级财政部门。
(2)财政总决算的编制。
财政总决算由基层乡(镇)财政机关开始编制,逐级汇总。
县(市)财政决算分为乡(镇)级和县(市)两部分,两部分数字汇总后,即编制成县(市)财政总决算。
如此层层逐级汇总,形成总决算。
各级财政总决算各表的数字主要有:
①预算数,包括“当年预算数”和“调整预算数”,
其中“调整预算数”在当年预算数的基础上调整上级财政专项下达的收支追加追减指标:
上年结转使用数、动用地方财政结余、动支预备费和科目调剂等自行安排的全年预算数。
②决算数,各级财政总决算编制的本级决算收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