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风险应对
6.5.1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采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的,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
6.5.1.1风险接受;
6.5.1.2风险降低;
6.5.1.3风险规避。
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除风险,在无法消除或暂无有效的方法或者采取消除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采取降低风险或者风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
6.5.2 风险接受
是指企业本身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
6.5.2.1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方法时;
6.5.2.2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的风险;
6.5.2.3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时;
6.5.2.4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低于9的低风险。
6.5.3 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
6.5.3.1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
6.5.3.2无法消除风险或暂无有效的规避措施规避风险时;
6.5.4 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6.5.5 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采取风险进行规避或者降低风险,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部门应制定详细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6.5.5.1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
6.5.5.2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得到明确;
6.5.2.3应指派名负责人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确保采取的措施被有效的落实。
6.6风险和机会的评审
6.6.1.品管部应按制定的周期组织实施对风险的机会的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风险和机会的评审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6.6.1.1风险和机会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
6.5.1.2风险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进度;
6.5.1.3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度的潜在影响。
6.7风险和机会评审的策划
风险和机会评审应每年度至少实施次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当出现以下情况是,应当适当增加风险和风险评审的次数:
6.7.1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6.7.2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方式重大调整时;
6.7.3发生重大品质事故或相关方投诉连续发生时;
6.7.4三方认证审核前或其他认为有管理评审需要时;
6.7.5其他情况需要时。
6.8风险和机会评审的实施
6.8.1实施前的准备
在风险和机会评审会议之前,各部门应整理本部门对风险和机会分析的资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内容以及风险应对所采取措施的结果等记录进行汇总分析。
6.8.2风险和机会的实施
品管部按策划的要求组织各部门实施对风险和机会的评审,品管部应保留评审的记录以及评审所确定的决议,包括后续的改善机会。风险和机会的评审应形成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6.8.2.1风险评估报告;
6.8.2.2持续改进的机会;
6.8.2.3剩余风险分析及改进措施。
大项目 小项目
设计规格 规格管理号
制造场所 进行各工序的制造工厂、厂房及生产线
制造时期 进行各工序的日期、时间和轮班
材料、辅料(副资材) 型号、制造业者名、制造批次、材料规格、收货检查记录(含产品质量环境数据)、有效期限、制造履历、保管状态履历、收货和出货履历
制造和检查设备类 制造设备:设备履历、型式、编号、检修记录、运转记录、维修履历
检查设备:型号、编号、检修记录、运转记录、维修履历
模具:管理编号、检修记录、运转记录、维修履历
夹具:管理编号、检修记录、维修履历
制造检查方法 施工方法
工序顺序
制造条件
检查条件
制造和检查的作业步骤记录
制造和检查的作业步骤文件的文档号
制造和检查的作业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
作业人员 lot单
测量检查结果 件检验报告、巡检报告、样品检查报告
异常处理履历 月品质异常履历
出货判定数据 出货检验报告
检查机床有无噪声
检查空气压力(主:4-8kg)
确认切削液/油浓度及液位
(根据产品特性sop点检)
确认导轨油是否添加
确认刀具无损坏
确认夹具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确认作业环境是否达到6s标准
确认加工毛坯是否充足
确认本班加工程序是否正确
检查加工产品检验标准是否悬挂
确认工具检具是否备齐
确认产品是否有流程卡
确认周边无状态不明确产品
确认作业指导书、检验
标准、程序版本是否正确
1.保养和验证时,发现有异常情况请打“×”,并马上对其进行处理,若没有能力解决,请及时通知领班前来
处理,同时还要在问题记录栏中做详细记录、描述、并标明日期;正确时请打“√”。
2.日保养和验证工作,操作员必须认、仔细去做,对敷衍了事者,经发现,头次口头警告,二次报管理部严肃处理。
3.要求每班上班前15分钟作点检保养工作。
4.本记录由生产部发放,设备服务部回收。
6.3 质量管理:
6.3.1 各车间应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和程序文件中关于“各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工作。
6.3.2 对关键过程按程序文件和相关的作业指导文件的规定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6.3.3 认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检),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工序,下工序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接收。如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
6.3.4 车间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
6.3.5 严格划分“三品”(合格品、返修品、废品)隔离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
6.4工艺管理:
6.4.1 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
6.4.2 对新工人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 经考试合格并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作 , 技术中心不定期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6.4.3 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工艺、按图纸生产,对图纸和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6.4.4 对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进入车间后要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让步接收手续方可投产,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6.4.5 严格执行标准、图纸、工艺配方,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经试验鉴定,技术中心审批后主可用于生产。
6.4.6 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纳入有关技术、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
6.4.7 新制作的工装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判定无异常且件产品合格方可投入生产。在用工装应保持完好。
6.4.8 合理使用设备、量具、工位器具,保持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gbacf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