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是鄂尔多斯乌审旗细羊毛交易旺季,乌审旗羊毛交易中心格外繁忙。交易库房内一包包待交易的羊毛摆放整齐,内蒙古纤维检验局的检验技术人员按照检验流程对待交易羊毛进行扦样。在交易中心羊毛检验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洗净、提油……每一项操作都在有条不紊进行。随着一份份检验证书新鲜出炉,羊毛交易相继展开。刚刚拿到检验证书,牧民巴音都仁期待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这份检验证书实在太宝贵了,它就像一杆秤,企业收购羊毛按质论价,毛卖得好不好检验证书说了算,这样的交易公平、公正,我们心服口服。”
据了解,自2005年起,内蒙古在全区毛绒集中产区羊毛交易环节推行公证检验制度。随着公证检验工作不断深入,有效规范了羊毛交易行为,推动了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机制的建立,促进了羊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农牧民和企业都从公证检验中得到了实惠。
为了更好地为农牧民提供检验服务,内蒙古纤维检验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将检验服务前移,相继在乌审旗、苏尼特右旗、化德县与当地政府联合建立了检验实验室,把检验服务送到农牧民家门口,推动了公证检验制度的落实。近年来,随着农牧民养殖积极性不断提高,羊毛公证检验范围逐年扩大,目前羊毛公证检验区域涵盖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等多个地区,检验量逐年增加,自治区2005年公证检验羊毛仅89吨,到2018年公证检验羊毛达到2.3万吨。检验量比实施公证检验之初翻了258倍,公证检验量占全区羊毛总量20%。